在县级城市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头痛之时,东台市凭借“灵活方式引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柔性引才理念,拥有了大量高层次智力成果,从而帮助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实现了跨越发展。
避开区域差异,研发中心建到上海
马佐里(东台)纺机公司,虽然只是个中小型企业,却拥有一大批纺机行业的高端人才,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占到了企业总数的1/4。由十多位高级工程师组成的研发中心,5年来已为企业开发出171种专利,其中93件已获授权。自主创新让几年前还在纺机行业默默无闻的这个“小角色”,快速成长为国内同行5强之一,并牢牢占据了全国市场三成份额。
不过,这个发挥了“加速器”作用的研发中心,并不设在东台市,而在上海;十几位行业领军人物,受聘于马佐里纺机,也不在东台的工厂上班,但所有的设备研发都在东台的工厂消化、吸收、试制。
马佐里纺机人力资源部主任卜杰说,对于东台这样一个地处苏北的县级城市来说,要想引进高端人才,非常难。而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并作为公司的引才基地,就可以成功地避开区域差异,上海众多的高校学者和行业专家“为我所用”就成为可能。借助大上海的地域优势,马佐里纺机紧紧跟上了国际步伐。前不久,上海研发中心开发的细纱机打开了美国市场,实现了中国纺织机械走进美国的“零突破”。
眼光瞄向国际,让洋专家“为我所用”
一些中小企业把脑子动到了海外,一大批国际知名的行业专家给借来短期使用。
民企华阳玻纤公司主要生产一种用于汽车离合器摩擦片的复合包芯纱材料。由于耐温性能低,产品一直只能应用于卡车、拖拉机等低端用户。为了突破这一技术瓶颈,公司通过人才服务部门请来了德国SES专家组织派遣的专家、德国玻纤工业标准协会主席科勒先生。通过短期的现场考察,以及电子邮件的沟通和远程技术辅导,科勒先生指导公司对材料的配方配比和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得产品耐热度大幅提高,性能更加稳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这一个关键技术的攻破,让华阳玻纤的产品迅速打开了市场,市场占有率从原来3%提升到15%,年销售额也在四年内从400多万飙升到3000多万。
洋专家的贡献还不止于此。在科勒先生的点拨下,公司对落后于国外30年的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一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负责人笑着说,改造费用前前后后只花了10万元,而这台机器的进口价格高达120万元,“真是典型的低投入、高产出啊。”
东台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桂龙说,国外一些知名企业中退休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掌握着核心技术,有的还是国内目前无法攻破的技术难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充分利用这些解密的技术来减少研发成本、抓住市场机遇,不失为一条跨越发展的捷径。中小企业在遇到难题时,完全可以通过人才交流部门“面向国际寻求技术支持”。【东台人才网 http://www.dthr.com】